為確保實現“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的目標,《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提出了10條35款,共238項具體治理措施。主要體現出三大主要特點。
一是堅持改革創新的思路和方法。水污染防治任務艱巨,必須依靠深化改革,通過創新加以推進!端畻l》將改革創新貫穿始終,在238項具體治理措施中,有136項是改進強化的措施,有90項是改革創新的措施,還有12項是研究探索性的措施。
二是堅持系統治理的理念。水環境改善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端畻l》堅持系統思維,既考慮當前,也兼顧長遠,既解決好存量,也把握好增量,統籌節水與治水、地表水與地下水、淡水與海水、好水與差水的關系,突出抓好重點污染物、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發揮好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科技的支撐作用和法規標準的引領作用,統籌安排好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保護、治理和修復。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的方針。為確保措施務實、管用,《水十條》具體治理措施,均針對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3個突出問題,其中,65項是針對水環境質量改善的措施(解決城市水體黑臭問題等),有55項是修復保護水生態的措施,有48項是防范環境隱患的措施,還有70項綜合措施。
龍康給排水技術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