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進清水治污建設美麗鄉村的議案》作為年初召開的市人代會的大會議案,如今半年時間過去,由市人大常委會監督辦理的該項議案辦理情況如何?24日,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聽取審議市政府 《關于推進清水治污建設美麗鄉村議案辦理方案的報告》。
記者獲悉,惠州今年初正式啟動的“美麗鄉村·清水治污”活動,將力爭年內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50%以上,農村河道實現“不黑不臭”。為此,惠州將加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2015-2017年,全市每年新增200座處理設施。
進展已清拆547家非法養豬場
據市環保局局長黃水祥介紹,今年惠州計劃建設鎮級污水處理廠11座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00座以上。目前已動工建設鎮級污水處理廠2座,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50座,動工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37座。
目前惠州全市共建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74座,配套截污管網1200多公里,污水處理能力149萬噸/日,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5.1%。
同時,惠州開展了新一輪非法畜禽養殖業清理整治專項行動,今年以來清拆非法養豬場547家,清理生豬約12萬頭。當前,惠州正在推進望江瀝、新開河、大湖溪瀝、洛塘渠等市區河涌的綜合整治工程,并且按“每年每個鄉鎮整治一條河涌”的思路,開展全市63條河涌的污染整治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水環境保持穩定優良,東江干流惠州段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難點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十分薄弱
記者從會上獲悉,當前惠州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體系已較健全,但農村污水未得到有效處理,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薄弱,嚴重滯后于城鎮,據統計僅有13%的自然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村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養殖廢水對水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惠州主要江河水質保持穩定優良,但農村河涌污染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尤其是農村地區不少河段因受生活污水、養殖廢水無序排放和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的影響,仍然存在黑臭現象,嚴重影響農村水生態環境。
在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和運營管理過程中,資金不足一直是最大的難題。不少處理設施存在管網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導致治污減排效益難以充分發揮。
建議采用集中招標模式建設
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主任鐘振榮稱,農村河道不黑不臭、水清岸綠、人水和諧,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遞增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治污努力,多方面成效積累和沉淀方能實現。
鐘振榮建議,在設施建設、河涌整治、運營管理模式上要探索創新。根據計劃,需要建設的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幾百座,需要清理整治的農村河道近百條。政府和環保部門要加強統籌、規范標準,建議盡量采取分片、集中招標模式建設,以便提高市場化、集約化、規;,降低建設和管理成本。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劉惠茹建議,在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同時,要想方設法加大投入完善現有污水處理廠的管網建設,制定管網建設時間表,確,F有污水處理設施發揮作用。市依法治市辦常務副主任李過好建議,加大鄉村治污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知曉率,形成“人人參與、家家行動、戶戶受益”的良好局面。
計劃污水處理設施將有資金補助
據市環保局介紹,2015年底前,惠州將建成8座鎮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完成“一鎮一廠”建設任務,并且因地制宜開展村莊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2015-2017年,全市每年新建200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到2017年底,實現全市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全覆蓋,到2020年,全市100戶以上的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全覆蓋。
面對資金不足的難題,惠州正在著手編制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補助方案,將于近期實施。其中,對于建設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市、縣、鎮三級財政將根據鄉鎮綜合經濟實力強弱按照不同比例進行補助,已經建好的處理設施,市級財政按每座5萬元進行獎補。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也將有資金補貼。
龍康給排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