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流程是怎樣的?每天能處理多少生活污水?”、“建設一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需要投入多少經費?”̷̷在惠城區水口街道下源村、萬盧村污水處理設施旁,日前參加市人大“代表統一活動日”活動的市人大代表紛紛詢問惠州市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
現狀
部分處理設施未能發揮治污作用在調研過程中,代表們了解到,在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過程中,仍存在思想重視不夠、資金缺口大、污水收集處理率不高、部分設施運行不正常等問題。
參考我市目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情況,建設一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費用約為40萬元。雖然我市目前已制定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差別化補助機制,但縣(區)、鄉鎮仍然要承擔一部分設施建設費用,部分經濟條件較弱的鎮村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仍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
由于缺乏運營資金,部分已經建好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或處于閑置狀態。代表建議每年集中精力建設一批示范點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黃雁行建議每年集中精力,選擇一些人口密集、養殖業聚集的農村建設示范點,以點帶面推動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根據不同地區農村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建設模式,讓資金發揮更大效益;工程驗收時要更加注重檢查管網建設,確保污水管道到戶,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要加強監管巡查,尤其是養殖業密集的區域,及早發現環境違法行為;要進一步完善運營管理模式,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切實發揮治污作用;要建立健全考核機制,確保建設一個、運行一個、見效一個。
市人大代表李選民建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與運行管理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設施的作用。政府不僅要加大投資建設的力度,更要加大對群眾的宣傳教育,讓更多基層群眾了解環保知識,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
在如何加強設施監管方面,市人大代表萬龍建議拓展監管的主體,要從行政監管拓展到群眾監管、利益攸關方監管、公益團體監管。另外,要進一步改善監管方式,借助新媒體技術,探索信息化的監管方式。
部門回應
全市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96座
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建立了《惠州市鄉鎮生活污水納污管網建設資金補助辦法》等一系列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獎補機制,市財政對鄉鎮生活污水納污管網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實行差別化補助。各縣(區)也相應建立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補助機制。
根據我市 “美麗鄉村˙清水治污”活動方案,今年全市要新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00座、鎮級污水處理設施8座。“目前全市已新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50座,在建37座,至此全市已累計建成化糞池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296座。”該負責人介紹,博羅縣楊僑鎮、麻陂鎮污水處理廠已動工建設,其他鎮級污水處理設施正在開展項目選址、立項等工作。
龍康給排水設備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