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記者從順德區倫教街道辦獲悉,其由區、街道兩級投入7000萬元開展的13個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站建設,有10個站點已通過環保驗收投用,其余3個正在加緊建設,而憑借這一批村居污水處理系統,倫教街道農村污水處理能力在順德區率先達到環保責考目標要求。
此前,順德區人大代表吳加盛提出了《加快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建議,認為水質污染已影響到不少農村投包戶的耕作,特別是優質魚養殖戶,同時,村民的生活環境也受到影響。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倫教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倫教污水處理廠首期日處理能力為3萬噸/日,截污管網長度為14公里,納污面積約16.7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為35000人。不過污水處理廠一期的處理能力接近飽和,且一期配套管網納污范圍有限,未能完全解決倫教轄區污水問題。“倫教現有主干、內河涌76條,河段長度120.63公里,之前幾年農村內河涌污染日益嚴重。”
據了解,此次新投入使用的霞石村西頭片區污水處理站是倫教街道今年結合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的站點之一,該站點建設前選址位置是一個荒廢魚塘,塘面上遍布垃圾和雜草,水體已經發黑發臭,嚴重影響周邊群眾的日常生活。“為加快項目建設,一方面對施工方案多次評估,在監管上對施工單位制訂考核制度,建立了應急機制,另一方面密切與村委會溝通協調,以組織村民代表座談消除村民疑慮,避免工程受阻。”該負責人表示,經過近10個月的施工建設,荒廢的魚塘成為一個地埋式的污水處理站點,同時也是一個優美的社區公園。而居民的生活污水統一收集,經過地埋式的生化工藝處理后再達標排放,使得周邊內河涌水質有明顯的改善。
目前,倫教街道為解決目前污水管網未能延伸到偏遠村居的問題,根據區政府水環境整治部署,利用項目融資政策加大對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的資金傾斜,通過區、街道兩級投入共7000萬元開展13個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站建設,目前10個站點已通過環保驗收投入使用,2個站點正在建施工,1個站點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待招標建設,在全區率先達到環保責考目標要求。
龍康給排水技術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