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建設對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各地紛紛響應號召,開始建設海綿城市。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但由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復雜性和回報機制模糊,巨大的市場誘惑也并非那么容易獲得。
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復雜 巨大市場誘惑并沒那么美
隆冬臘月,京城春寒料峭。但在日前舉行的中國PPP百人沙龍首屆高峰論壇的會場中,場內溫度與時下PPP的關注度一樣火熱異常。據會議的主辦方大岳咨詢總經理金永祥介紹,會議報名通知僅公布一天,報名人數已經超過了600人。在與會場方幾番溝通、加座之后,會場仍然座無虛席。
論壇齊聚了中央部委頂層設計參與者、地方政府實操者,以及關心自己企業下一步收成幾何的社會資本。無論哪一種身份,都希望能夠在論壇的交流中獲得信息和經驗。直至會議結束前,仍然有很高的上座率。而這也說明了現階段,各方對于參與PPP的關切和對于信息交流、經驗共享的渴望。
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建設對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海綿城市”就是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自然災害方面有一定的彈性,下雨時能夠吸水、蓄水、滲水、控水,需要的時候又能夠將儲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
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2014年,住建部出臺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5年7月,住建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和管理辦法》。同時,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聯合發文發布了第一批16個海綿城市的試點名單,給予大額中央財政補貼。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并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去年10月,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透露,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據了解,青島、寶雞等多個城市已在積極籌備和申報第二批示范項目,爭取國家的資金支持。若按照一個城市幾十億元的市場規模初步測算,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約有千億元規模。但由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復雜性和回報機制模糊,“櫻桃好吃樹難栽”,巨大的市場誘惑也并非“看上去那么美”。
試點城市:喜悅之后有迷茫
根據財政部2014年12月31日發布的《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第一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將獲得不少的中央財政支持!锻ㄖ分赋,中央財政對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給予專項資金補助,一定3年,具體補助數額按城市規模分檔確定,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對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的,將按上述補助基數獎勵10%。河北遷安、吉林白城、江蘇鎮江等16個城市成為130多個申報城市中的佼佼者。
住建部建設司水務處副處長牛璋彬在日前舉行的中國PPP百人沙龍首屆高峰論壇上表示,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又非常系統的大工程。從建設內容看,有建筑和小區、城市綠地和工廠、城市水系,涉及的行業包括建筑、道路、橋梁、水利工程、園林綠化等,是一個綜合的項目,涵蓋的工作在專業規劃的基礎之后,還包括勘察、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等方方面面。高復雜性、項目條件不清晰、投資額巨大,因此地方政府在組織這項工程的時候也會遇到諸多挑戰。
河北省遷安市住建局局長韋長懷在論壇上表示,當得知遷安2015年被定為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之后,上至書記市長,下至百姓,著實高興了一段時間,但是緊接著就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作為一個縣級市如何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把試點城市、示范區建設好?這是擺在遷安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面前的一個很緊迫,也是很棘手的問題。“作為一個縣級市,無論是金融還是工程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員,以及業務水平都非常有限。在項目初期很迷茫,不清楚這項工作該從哪兒下手。”
君合律所事務所合伙人劉世堅作為中介機構的服務提供者,也有自己的觀察。他表示,“中央部委在制定資金支持的政策時,考慮的是以此形成政策導向。但在地方的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首先考慮的是把這個項目攬下來,先拿到中央的資金。但這筆錢怎么花,如何繼續得到這筆錢,怎樣通過住建部的考核,很多地方政府還是迷茫的。”
劉世堅表示,律師或者咨詢公司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如何設計交易結構、如何構寫合同文本是沒有先例可循的。“智慧城市、海綿城市,還有其他一些綜合類的項目,包括土地開發、片區開發、工業園的開發,還有水資源綜合治理,這些項目大量存在著地方政府沒有想清楚他想要什么。”把海綿城市的概念落到實地,一定要認識到每個城市的特殊性。建議地方政府應該多去與咨詢機構、潛在社會資本進行接觸、商議。“大家不能蒙著眼睛就結婚了。”劉世堅說。
海綿城市的三種建設方式
牛璋彬表示,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市硬質鋪裝的大量使用,使城市的生態本底發生了改變,特別是表現在城市下雨以后的徑流特征的變化,由此引發了水資源的問題、水安全的問題、水環境的問題、水生態的問題,甚至還有水文化消失的問題。海綿城市是城市規劃建設管控的一個新的理念和發展方式的一個轉變。
而對于各地面對建設海綿城市不知如何下手的問題,牛璋彬表示,住建部要求規劃引領,統籌建設。各地方政府要先把規劃做好,把你的本底摸清楚,問題找準,明確目標,再去布局相應的一些項目、措施,要體現針對性。
牛璋彬介紹道,對于海綿城市這一系統工程,目前有三種建設方式。“第一種就是傳統方式,各個部門分段實施,各自干各自的,相互之間缺乏協調和統籌,這樣會造成項目的碎片化,不便于最后達到一個整體的效果。就好比對一個房間進行裝修,最難的地方是你找的兩個廠家在接口處都沒有負責,例如裝門和貼門框的工人經常難以銜接。所以這就造成了項目都干了,但整體效果達不到,也找不到負責人對此負責。”
第二種是城投模式。以城投公司為主來推進整體工程的運行,特別在一些城市的新區由城投公司進行統籌實施,統籌建設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做法。
第三種是引入社會資本,使用PPP模式。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表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鼓勵技術企業與金融資本結合,采用總承包方式承接相關建設項目,發揮整體效益。地方政府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引入社會資本,不僅僅是引資,更重要是引智。因此,牛璋彬認為,所選的社會資本需要有統籌建設海綿城市的方案、思路和能力。“就好比我需要一輛汽車,社會資本不一定會造汽車里的輪胎、發動機、方向盤等各個零部件,但是他知道一輛汽車應有的詳細構造,他也知道誰可以造成,在他的統籌協調下把這個事情做好。這樣的社會資本就可以起到對海綿城市效果的統籌負責。”
強強聯合打造開放平臺
據韋長懷介紹,遷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迷茫之后,已經找到了適當的發展方向。他們將遷安市的海綿城市工程分為兩大塊,一部分由政府用傳統方式組織一些工程,另一部分設計為PPP包,約有119個子項目,九大類,涉及6個分區,總投資將近20億元。目前,該項目的資格預審已經結束,有十幾家企業符合預審要求。“我們對于社會資本,主要有三點考慮。第一是資金雄厚。第二技術力量要強,工程包中既有給水系統,又有污水處理,既有污水處理廠的改造,還有污水處理廠的新建,當然還包括一些管網的改造,這需要很強的技術團隊。第三,施工經驗比較豐富。”韋長懷表示,“國內既能夠達到設計也行,融資能力也棒,施工經驗還豐富,后期運營也勝任的‘全能王’,有但并不會很多。因此,我們歡迎具備綜合實力的單體企業,同時也歡迎在某一個方面有特長可以搞聯合體的企業。”
參與了遷安市招標工作的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文堂則表示,“企業與政府可以共建一個開放的平臺,不需要政府一方冥思苦想,而是讓企業來提供一個模式能夠既滿足政府的要求,同時企業還賺錢,這應該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在整個招標標準里一定要為創新留下一個缺口。讓中鐵、中建、北控、首創等企業交給政府4個不同的方案,政府從中優選,并按照相應的績效標準付費,這對于政府來說是智慧的、開放的,也是我們企業非常歡迎的模式。”
龍康給排水設備雨水收集系統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