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政府2月5日印發《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行動計劃透露,到2017年,各市縣農村垃圾治理通過國家考核驗收,全省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基本消除,建成不少于500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示范點;到2020年,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出行、衛生等基本生活生產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干凈整潔、舒適美觀、文明有序,建成不少于1000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示范點。建成一批鄉村旅游特色民宿示范村和美麗鄉村休閑旅游度假景區。
未來五年,我省將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三大專項整治。其中,清潔家園整治方面,到2017年,農村垃圾集中收集的村莊全域覆蓋,按服務人口的2‰-3‰的標準配備專職或兼職保潔員,每個村莊配備至少一個垃圾收集箱,每個鄉鎮建有1個以上垃圾中轉站或收集站,根據需要配備至少1輛以上垃圾轉運車;到2020年,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9座,升級改造滲濾液處理設施14座,新增生活垃圾轉運設施58座。
清潔田園整治重點是清除田間地頭農業生產廢棄物、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到2017年基本清除農藥、化肥包裝物及農用塑料薄膜等生產廢棄物,到2020年化肥、化學農藥分別減量20%和30%,提升田園生態環境質量。
清潔水源整治則全面排查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周邊工業、生活、畜禽污染源,依法清除、取締有污染影響的各類排污口和污染源。加強河道水體清淤治理,到2017年底,農村池塘、河道水體垃圾、污物全部清理。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統籌考慮分散處理、就近處理或集中處理等方式,推廣生活污水濕地處理技術,到2020年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到85%以上。合理確定村莊畜禽養殖區域和養殖規模,科學規劃建設村莊養殖小區,推行糞污集中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實現農村居民飲水安全。
此外,我省將大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文化三大建設行動。生態人居建設行動將加強村莊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到2018年基本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17.5萬戶農村D級危房改造。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光纖寬帶網絡向農村延伸,加快4G網絡全面覆蓋等。
生態經濟建設行動則突出培養具有海南特色的“名、特、優、新”產品,推進“一村一品”的生態農業。積極引進國內電商龍頭企業布局海南農村市場,打造海南特色農產品電商品牌,把每個美麗鄉村打造成旅游景點,把農戶建筑作為一個文化小品來改造建設,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鄉村旅游景觀。到2020年,力爭鄉村休閑旅游年接待游客1200萬人次以上。到2020年,集中培育600個以上鄉村特色民宿村,創建200個以上鄉村民宿型農家樂綜合體。
生態文化建設行動則充分挖掘和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農村物質文化,傳承和保護農村民俗風情、歷史沿革、典故傳說、祖訓家規等農村非物質文化;完善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和民居名錄,建立健全保護和監管機制。
我省還將高標準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千村示范工程”,到2020年完成打造1000個美麗村莊示范村,積極推進美麗鄉村旅游示范區建設,在全省打造“一圈、三縱、三橫、多帶”的美麗鄉村旅游格局。重點推進以濱海海洋資源為依托的“美麗鄉村環島旅游圈”、以海南島交通軸為主骨架的“三縱三橫”(三縱即G223/G224/G225國道沿線;三橫即沿文昌-定安-澄邁線;沿瓊海、瓊中、白沙、昌江線;沿陵水、保亭、五指山、樂東線)美麗鄉村旅游帶以及沿“三江三河”(即南渡江、昌化江、瀾昌江、萬泉河、太陽河、南圣河)兩岸建設的美麗鄉村旅游帶。
龍康給排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