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新區把開展農村生活污水綜合整治作為政府工作重點,納入區十件民生實事重點推進。目前, 清新區已經完成21個示范點建設,2016年將完成240條村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
根據《清遠市清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清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遵循政府引導,以農民為主體;因地制宜,注重處理實效;規劃先行,統籌協調推進等基本原則。根據鎮、村人口密度、經濟發展情況,在滿足污染減排和水環境質量保護要求下,因地制宜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推廣穩定塘、化糞池,人工濕地等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微動力和無動力污水處理工藝,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力爭用3年時間全面解決農村污水轉化利用和處理問題。
《方案》提出,清新將按照農村綜合改革“三個重心下移”工作要求,充分調動和發揮村民理事會的作用,激發村小組的內生動力,通過“政府獎補一點、部門幫扶一點、社會各界捐助一點、農民群眾籌集一點”的方式籌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運行保障資金,建立驗收獎補激勵機制。清新區財政部門加大投入,設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項目獎補資金。獎補標準為建設總資金的80%,主要為終端處理系統的建設總費用,包括格柵池、化糞池,水解酸化池、人工濕地。污水管網建設和建設用地以“四不補”的方式,由村民自行負責。
清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采用“格柵+水解酸化池+人工濕地”的工藝。如石潭鎮東聯村委會車樹崗村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整個系統由預處理部分和三級過濾池部分組成。村民的生活污水經過三級化糞池、格柵井和沉砂池進行預處理,再逐級流入人工濕地給排水設備。通過池里的美人蕉、燈芯草等植物,把水中雜質發酵成肥料后再排出,達到過濾凈化的作用,而過濾后的水則可用于農田灌溉。
目前,清新區今年已經有21個村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日前,清新區召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暨動員大會。就如何全力加快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進行了部署,對各鎮負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項目的人員,進行了相關業務培訓。會議提出,區四套班子領導和區直單位掛扶村,以及納入整潔村、示范村、特色村美麗鄉村建設的村小組今年必須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各鎮將引導好村民群眾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今年完成240個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任務。(稿件來源:清遠市政府辦公室)
龍康環保污水處理轉發。